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

為了事業上黃小胖的課,收穫最大的竟然是關係

 

為了事業上黃小胖的課,收穫最大的竟然是關係


為了事業上黃小胖的課,收穫最大的竟然是關係

算一算開始上黃小胖的快15個月了,今天觀點進階下課,有大躍進的感覺。

回想到20出頭。上了卡內基課程溝通表達及領袖力訓練。

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部分是,想要有好人緣,增加說服力,有一個原則是,不批評,不責備,不抱怨,接下來的好幾年,常常想起這句話,盡量去執行,表面上是可以啦,內在的麼麼,哪裡管得住阿。

到了快30歲時,進入身心靈學習,認識內在的自己,哪個真實的樣子,內在那個自己,在沒有擺在陽光下,大眾看的到的樣子,才發現要遵循不批評,不責備,不抱怨,真的超級難做到。

後來,發現為什麼無法堅守原則,背後的心理因素是,對人事物的批評或抱怨,是有關於對自己的評價,投射出來打在另一個對象上,明白問題的源頭,來自於自己後,選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,從源頭上去下功夫改變。

想要提升生活中的各種關係,工作,金錢,愛情,關鍵都是建立在自我關係上,你付出的,都顯示你如何對待自己,你的內在改變,必定改變你的世界。

運用了上述所說的觀點,練習了提升對自我的感受,一年一年的推進中,從本來不愛自己的負分狀態,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愛,擁抱不完美的自己,無論他人家人什麼人,怎麼對待我,我依然有站穩的力氣,擁抱自己,自我滿足的能量,也是神奇的魔法,讓創造顯化的能量變得更強大,實現了許多我想要體驗的人事物,夢想事業,美好的關係,靈性成長,遊歷全世界。

到了40初,為了實現幫助他人圓夢的使命,開始經營自媒體後,我發現我愛說話,也很健談,但對錄影片分享經驗,總覺得something wrong,有東西怪怪的,上了勇敢初階班,發現自己對鏡頭是有恐懼的,容貌焦慮讓我無法自在的說話,喜歡交朋友的我,天生社交型人類,對於鏡頭另一端的陌生人,卻是另一種狀況,不覺得陌生人會是友善的,總總原因阻礙自我表達之路。課程中還有破解很多心魔,迷思,在分享下去就洩課太多了,自己去上課才懂啦!

上完初階後,我比較能自信地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,接著,上了進階後,除了學到讓對象聽懂我想傳達的想法之外,懂得用簡單的架構去組織,原本一大推散亂的故事線與經驗,有一個脈絡可依循。

有時我總會想到,縱使我的顯化經驗豐富,希望啟發他人去圓自己的夢,只有滿腔熱情,真的不夠,有學習表達,讓對象聽懂,還要聽進去,才讓我的滿腔熱情有價值,只有自嗨太無聊了,傳染給他人,才是有趣的有意義的。

觸動我最深的是,觀點與事實這個環節,老實說,一開始聽課,腦子團團結,頭好炸,還好黃小胖有佛心補課制度,經過補課的洗禮後,對這方面有更多的理解與體悟更深,我發現我的不一樣,在聽他人說話時,無論那個人是youtuber或是家人朋友,內在批判對方的聲音,還有投射反應減少很多,少了許多情緒或想法的來回反彈,沒了比較,沒有的評斷,沒有忌妒或羨慕,沒有一定要堅持自己是對的,沒有當下一定要回應的急躁。

一段對話或一段影片,認同的留下,不認同的流掉,覺得超輕鬆的啦!

觀點是主觀的,每個人的想法,當然有個人色彩,我的認同與反對,可以只是對那個觀點的態度,不用是對那個人的喜歡或討厭。

我發現,為什麼我會喜歡上小胖的課,金牛座的我,是個現實的人,上課學過的東西,在生活中有看到進展,會讓我想繼續研究更深,學習更多,而不是在課程中很有感,出了課程打回原樣,那樣哪有什麼意義!

謝謝黃小胖幫我解開很多很多的糾結,表達自己的修行之路上,體驗到更多的自信與自在,真的是謝天謝地謝謝妮!

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

"42歲是什麼感覺?" 26歲的妹妹問我,我~定格兩秒,我沒想過要回答這總問題耶!

 "42歲是什麼感覺?" 26歲的妹妹問我,我~定格兩秒,我沒想過要回答這總問題耶!

在峇里島上瑜珈課的最後兩天,我感覺到這個療癒旅程走到尾聲,只剩下考試就結束了,前面的日子,內在湧現出來的情緒,除了自己消化之外,班上的老師和同學,連遠在台灣的靈修前輩,都在我最脆弱最需要協助的時候,給了我擁抱,給了我關懷,給了我單純的陪伴。

他們的愛,讓我走完了療癒的旅程,當這個旅程的時間,接近尾聲時,新生的那個我,已經有力量去關心周遭的人,特別是那些跟我同文同種的華語同學,我想關心他們對於要用英文教瑜珈的教學考試,有信心嗎?說是關心,或許說,誠實的說,我需要我認為會跟我一樣緊張的人種,(黃皮膚,英文是第二語言的物種),這種人類的心聲,或許會讓我好過一點,不是只有我在受苦,不是只有你在受苦,我們都一樣在這個挑戰中,聽聽你的狀況,不一定能真的幫助到你去通過考試需要的那些技巧,聊聊共同都有的擔憂,焦慮,被了解的那份碰撞,可以炸毀一些發抖的細胞,壓力也跟著淡化一些了吧!

抒發完對考試的焦慮,話題自然帶到,瑜珈學校畢業後的計畫是什麼?她的問題是對未來的焦慮,聆聽她述說與父母的關係,工作經歷,正在面臨的抉擇,不知如何選擇的糾結,擔心金錢從哪裡來,下一份工作要找什麼,想要獨立生活,卻有莫名的擔憂,想要改變,不想跟之前一樣,有些茫然,想要行動,想出來的方法,好像不是真的行的通,原來以為上完課,會有一些啟發,直覺靈感之類的,快要結業了,問題還在,天外飛來一筆的事沒發生,該怎麼辦呢。

身為一個過來人,我知道,那些亂在一起的情緒毛球,兩難的掙扎,做選擇的不安全感,如果失敗了該怎麼辦的胡思亂想,錢要從哪裡來的焦慮,想要被父母支持肯定的那份深切的渴望,不會照顧那份渴望的沉重與無力,想法很多,卻不知道哪一個能真的幫助自己,又做不到不去想,有時候感到一點快樂,一點幸福,一點滿足,很快的又被潛藏的那些焦慮不安所淹沒,夜深人靜或是一個人的時候,最難熬,最黑暗。

她,現在26歲,大約就是我開始學習身心靈的那個年紀,當時的我,想要追求自由,追求更高的收入,走進了我第一個內在成長課程,接下來的日子中,我沒有停止研究自己、研究關係、研究身心靈、研究愛,我想到什麼就告訴他什麼,盡我所能地告訴她,你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,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學習,只有你會知道哪一種生活是你的夢想,在這找尋的道途中,你可以祝福自己遇到貴人,學習到適合你的方法,讀到會啟發你的文章,加入對你有幫助的課程,我有信心她會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,會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,會享受生命課題所帶來的禮物。

一個人走這條路,遇到困難時,真的很辛苦,很無助,我叮嚀她,課程結束後,返回自己的國家後,如果你覺得我是你信任的對象,隨時歡迎找我聊聊,我很願意提供經驗給你參考,就在這時,她突然問我,42歲是什麼感覺?我~定格兩秒,我沒想過要回答這總問題耶!從口中講出這句話的同時,我意識到~我的臉上有一份淡淡的微笑,內在感覺一股溫溫粉粉的淡淡幸福,我的微笑是我的感覺,之前好像沒有這種感覺過,時間停格的瞬間,只有滿滿的滿足滿意,難以用語言去形容,我簡單回答了幾句,42歲的我,現在比年輕時更愛自己,真正的愛不是電影中那種男女情愛,不是指男女情愛中沒有真正的愛,只是電影中,MV中,印象中的愛情,很多相處模式都是佔有,期待,證明自己是對的,情緒勒索,那不是愛,如果我真的愛我自己,無條件的愛我自己,無論我胖或瘦,我都愛我自己,有錢沒錢,我都愛我自己,有沒有進步,我愛我自己,自己做得很好的時候,我們都很容易愛自己,重點是,當狀況很差的時候,我允許自己能做自己,我能秀秀自己的情緒,拍拍自己的心,盡量不去指責自己,如果不小心傷害自己,我已懂得原諒自己寬恕他人,我對自己越來越有耐心,越無條件的愛自己,即便身旁最親近的人沒有支持我,我還是可以愛自己,成為自己的第一支持者,也是最大的支持者。

很多人覺得越老體力越差,我不覺得自己比年輕的時候老,相較於20幾歲哪種生活,壞習慣一推,喝酒抽菸,活動排一堆,超用身體,運動只為了要減肥,我現在比那時體力還好,懂得用飲食,瑜珈,靜心冥想,接近大自然,吸引力法則催眠潛意識,我當然比年輕時候的我,感覺更年輕更有活力,如果我不開口說話,因為我一開口,一講人生經歷,你就可以猜想我的年紀,人生閱歷是騙不了人的,只看外型,或是看感覺,總是比實際年齡年輕多了。

心態上,比年輕時更懂得感恩,長了智慧,長了成熟,並且持續學習,這些都是我跟過去的自己對照,不用跟別人比較,活出過去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,愛自己,無條件的愛自己。

我那個年代,有人說40歲不結婚,就會變成老處女,又醜又老沒人要,很可憐,42歲的我,沒有結婚,我沒有變成哪種可怕的模樣,29到39歲,環球世界的生活,是我以為退休後,存個幾千萬的退休金才能完成的夢想,不用退休就完成人生最大的夢想,我很幸運,我下了功夫,收穫到我想要的好多好多夢想。

現在是我的第二大人生,這個第二大夢才正開始,我需要學習很多新的技能,我依然會因為新的挑戰而哭泣,會因為找不到快速有成績的方法,感到無比的挫折,會不小心掉入數字的陷阱中,跌的遍體麟傷,需要時間復原,需要好好照顧受傷的自己。

因為過去的淬鍊,我有力量有勇氣去面對,有信心相信我的靈魂選擇,有智慧去幫助自己走過給一個關卡。

我的心比過去更年輕,我的經歷比過去豐富,現在,42歲的風景很美,在南美洲當賭場公關,在馬爾地夫、斐濟當管家,35歲的風景很美,一個人去澳洲打工度假,29歲的風景很美,初次聽見心的聲音,27歲的風景很美。

我們的對話結束後,我們擁抱彼此,祝福對方,分開的那一刻,我說了幾句,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,也很喜歡過去的每一個自己,她們都很美,都一樣有價值,她們造就了現在的我,祝福你愛自己,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,盡情享受你的26歲吧~42歲的我,微笑飄走~

 




接受富裕~序 是接受的時候了 P1-8 作者:凱薩琳.龐德

  接受富裕~序 是接受的時候了! 1.是接受的時候了! 來自作者的邀請 現今世界上有這麼多明顯的經濟需求,為什麼一本關於「接受」的書是有 必要的?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接受應該是一個平凡的過程,尤其是在這個 經濟時代,幾乎所有人在生活的不同層面都需要去接受。 然而一位專門治癒富...